2024-06-23
中国门锁网
网络
6034
2023 年 7 月 10 日,全球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商 IPRdaily 中文网公布了《2023 上半年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 TOP100》排行榜,其中海尔智家以 3087 件专利的成绩遥遥领先其余品牌夺得榜首,格力、美的则分别以 1660、1648 件的数量位列第二、第三位,超越了三星、LG、Google 等一系列海外品牌。
但这已经不是海尔智家首次登顶专利数量榜了,在过去的 7 次排名中,海尔智家都占据着榜首的位置。以 2022 年上半年的榜单为例子,前三位分别是海尔智家、美的和格力,专利数量分别为 2655 件、1529 件和 1449 件,依旧力压 LG、三星和 Google 等品牌。
图片来源:IPRdaily 中文网
是什么让国产家电品牌能在智能家电品类实现对海外品牌的反超呢?
不可否认,国产智能家居品牌在发展初期确实走了一些捷径,在国产智能家居系统发展初期,不少智能设备确实是所谓的「出口转内销」,但当国产智能家居产品在国内发展了自己的用户群体后,这些面向国内消费者的智能家居产品便开始了自己的本地化进程。
首先,随着智能家居概念在中国的普及,中国市场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并且消费者对智能化生活的认可度提高。中国家电品牌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将研发重点放在智能家居领域,并推出具有创新和实用功能的产品。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可度提高,加上产品性能和价格的竞争力,使得中国家电品牌在智能品类上取得了市场份额的增长。
其次,中国家电品牌在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中国有完善的制造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体系,能够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这使得中国家电品牌在价格上能够与海外品牌竞争,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图片来源:雷科技
再加上中国家电品牌通过在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品牌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口碑。结合相关行业引导政策的激励,在消费者认可、市场需求、成本控制和市场创新下,国产智能家居品类实现了反超。
而当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开始领先海外同行,这也意味着过去那种「摸着石头过河」的产品路线已经行不通了,中国本身就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之一,庞大人口基数、迅速增长的中产阶级和快速发展的经济都为智能家居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换句话说,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能让我们「抄作业」的对象了。此时此刻,基于中国市场特点,开发面向中国消费者的智能家居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家电品牌唯一的选择了。或者说,现在轮到海外品牌抄我们作业了。
以《2023 上半年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 TOP100》为例,榜单前十名中光是中国品牌就占据了 50%,其余的大多数也和中国本地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整个榜单中拥有所谓「中资背景」的更是极为普遍,可以说中国品牌已经从事实上引领着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
而掀起技术革新其实也是让中国「学霸」们引领市场会出现的必然结果。在 2022 年中国建博会(广州)的智能家居主题论坛上,欧瑞博创始人兼 CEO 王雄辉表示「智能家居这个行业不但烧钱而且烧人」。
图片来源:海尔
「烧钱」的部分很好解释——海尔、美的、华为和小米均是巨头,其中海尔智家、小米和美的最新市值就分别高达 2316.77 亿、2874.97 亿和 4034.94 亿美元,资金实力自不必说。欧瑞博在 22 年 2 月获得总额 10 亿元的融资,一度刷新国内智能家居行业的单笔融资纪录。
而且智能家居行业已经开始朝着全屋智能的方向发展:全屋智能的产品力不是说一个个产品的单独比拼,不是看谁 SKU 更多,更不是看谁的单品更便宜,看的是通过产品体系构建起最佳全屋智能体验的能力:SKU 要足够全,每个单品的功能和颜值都要能打,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解决方案去串联起海量设备形成「一个产品」。建立这样的平台离不开技术的储备,而专利数量自然是技术储备的最好体现。
不难看出,无论智能家居平台如何「开放共存」,其本质都是品牌利用手头拥有的技术搭建自己的智能平台,并吸引其他品牌「入驻」。这种「圈地为王」的做法在互联网行业已经相当普遍,比如前几年流行的所谓「去中心化」,在商业上的最终目的也不过是以去中心化为名重新建立一个受自己掌控的「中心」。
小雷认为,在国产智能家居品牌实现技术超越后,全屋智能产品背后体现的更多是厂商的单品实力和整合能力,换言之平台化会是智能家居的下一个发展方向。但这里的平台化指的并不是像 Matter 那样的开放平台,而是由品牌自行建立、自行维护的「私有智能平台」。
对混乱的智能家居行业来说,具有领导能力的「私有平台」的出现便意味着产品的迭代演进有了明确的方案,而且商业模式得到了市场认证,进入到可持续发展阶段。
显然,现在的智能家居没有真正的巨头出现,也代表行业很多东西都存在不确定性,包括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的产品路线,甚至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智能家居行业潜力巨大、前景乐观,至少现在这一刻对所有企业来说竞争的机会都是相对公平的。而这场关于智能家居专利的军备竞赛,在真正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智能家居平台出现之前,还将继续「卷」下去。
至于那些被中国品牌超越了的海外智能家居品牌,恐怕由始至终都是这场智能家居竞赛的观众罢了。
135208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