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3
中国门锁网
网络
6022
【人物简介】
徐晋平,国内著名建筑智能化专家、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副秘书长、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建筑智能化专家徐晋平先生致力于智能建筑工程发展,主要从事省政府大楼、全国重点金融办公大楼、大厦等项目的咨询顾问。2011中国智能建筑新技术与应用巡回研讨会主讲嘉宾,曾获得2012年度智能建筑领域品牌评选评审专家等殊荣。徐晋平先生早在1978年涉足IT行业,之后转向智能建筑行业,在弱电工程中所接触的第一个专业即是楼控。多种技术行业的有机结合,成就了智能建筑专家资历。
记者:近两年,楼控行业里基于web的IT技术应用开始被厂商广泛宣传,不少厂商都表示,IT技术将是楼控行业未来的大势所趋,请问您如何看待这项技术在楼控行业的应用?
徐晋平:IT技术应用具有更好的开放性与延展性。但目前来讲,楼控行业真正应用IT技术的系统仍在少数。由于IT专业性极强,如使用java等专业的开发工具等,而老一辈的楼控技师对行业中IT技术的应用能力薄弱。但在未来,基于web的IT技术应用将是楼控行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记者:这可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业内普遍流传说国内BA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问题十分突出,真正能够正常运行的只占20~29%左右,您是建筑智能化领域的专家,一定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所以很想听听您对此问题的分析,谢谢。
徐晋平:楼控行业在我国一直运行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和我国的体制有很大关系,它和中国的体制冲撞的比较厉害,楼控为什么在欧美国家发展的那么好,却在中国比较低迷呢?这是因为欧美对楼盘的升值是在管理上,在中国就是快速的卖掉,这就归结于中国的体制问题主导了整个产业链都是短期行为。而楼控系统的效益是缓慢的,所以它不会成为楼盘的卖点或赢利点,自然也就不会受到业主们的重视。楼控行业急需在中国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才能够冲破现有的瓶颈。
记者:说到建筑节能,不能不提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并且现在大部分BA厂商也都在主推这套系统。问到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和楼控系统的关系时,有厂商表示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实际上就是楼控系统在功能上的一种升级,即比楼控系统增加了对能耗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加工分析功能等。不知道可否这样理解,在此很想请您帮助解答这二者的关系。
徐晋平:目前,国际上对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重视程度颇高。毫无疑问,作为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发展大国,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第一耗能大国。而耗能与发展呈现出正比关系。但目前我国建筑节能与工业节能推缓慢,究其原因是由于经济体和国人理念造成的。如今,楼控市场低迷,推出能源软件收获不大。原因是:能源软件是IT行业专项研制工作,我国是一个后工业时代国家,缺乏为信息化社会做能源准备的时间。再者,能源软件重在管理,但结合目前楼控现状,管理运营难以得出应对策略,只是照搬流程,修改数据。但在国外,能源软件需要建模,而建模所需费用甚高,需几十万元,由此造成用户无法接受建模的巨资耗费而选用价格适中的能源管理系统。
记者:现在的楼控行业中,厂商已经不再单一的卖产品或卖一套系统了,而是为客户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您作为建筑智能化领域的专家,一定接触过很多相关的案例和解决方案,因此能否以您多年的经验来判断下,一套好的解决方案应该是怎样的?它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徐晋平:楼控好的解决方案的关键在于控制工艺。国外称之为控制策略。发达国家对楼控的评价是以控制工艺的工艺程度为标准。至今,我国好的控制工艺楼几乎没有。究其原因是由于建筑设计体制中分工负责制造成的。我们知道,楼控包括被控设备和控制设备。控制工艺需要被控与控制共同合作,而目前面临现状是:工艺是一项无量化分配指标的工作,从而导致东西推诿,有名无实、无人设计的状况。
一个好的方案,缺乏工艺是不会发挥作用的。所以现在解决方法是:控制工艺深化设计解决或寻求厂家解决。可以说,目前我国的控制工艺缺乏理论实践依据,在国外控制工艺许多是科研项目。我认为,一套好的解决方案就是要有好的控制工艺,好的控制工艺就是科研项目。要从控制模式、散热、热负荷计算、温湿度等等细节着手,注重实践考察检验。
它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就是:经过千锤百炼、实践检验、科研通过,并有针对性的控制工艺。
记者:今年年初,住建部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说到智慧城市建设,建筑智能化这一块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国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视也意味着建筑智能化领域将会大有可为。您认为在当前国内建筑智能化现状和政策推动的背景下,建筑智能化行业将会面临怎样的机会和挑战?建筑智能化企业该如何应对呢?
徐晋平:国家所提倡的智慧城市建设,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机会和挑战。所谓机会的概念是有虚有实的。对于企业而言,要紧抓政府主导,要用虚的东西为实的打基础。智慧城市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发展,建筑智能化企业要注重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城市产业和城市发展五个角度。在城市发展化进程中,智慧城市对于任何智能建筑行业而言都是机会,并非每个企业都能抓得住。中国地域性差异大,重庆与成都对智慧城市的概念认知和理解境况会全然不同。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从大概念出发,紧抓中国特色。
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建筑在我国也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与之对应的针对智能建筑的运维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听闻您也一直在关注国内建筑智能化运维服务这一块的工作,能否谈下您对国内运维服务市场的看法?
徐晋平:弱电系统中对于运维的依赖度最高,智能建筑的运维服务关系重大。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前夕,没有运维概念。90年代之后,有了运维体制,如物业管理公司、运维管理公司的诞生。我国的物业管理公司是弱电行业中最不受重视的行业。不受重视的原因是由于运维物业管理公司属消费型企业,而市场经济环境要求利益为重。
国家规定,开发商要用30%的资金留给后期物业公司,而为了节省资金,部分开发商自行成立物业公司,由此导致了物业公司本身不受重视。而独立注册的物业公司则举步维艰。运维的性质决定了初始阶段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而我国运维服务市场未产生前进动力的原因是由于自身制度受限,增值能力差。
在这一时期,国内对运维重视力道不足,人们又存在“服务”价低的共性观念,由此导致运维发展瓶颈凸显,举步维艰。我认为,要楼控发挥作用,必须采用高端服务理念,需要用更多的资金作支撑。
国内运维服务市场应向国际运维公司学习,国外运维公司除管理楼盘外,更有一笔巨大的额外收入,就是:咨询。如:开发商筹建综合体大楼,便会咨询成熟的运维公司,请求建议。而国际运维公司则将日常管理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置入数据库,随时调用,为新的开发商提供服务,而每份咨询报告收入均在百万元以上。国内运维服务企业应加以重视。
135208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