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3
中国门锁网
网络
6019
家居智慧化之后,“家里所有带电的东西都连起来,它们在一起可以交流,可以自学习”。
家住广州的吴女士最近买了个扫地机器人,不仅能把家里的各个角落打扫干净,还会自己记忆路线,绕开障碍物。“挺方便的,扫完地它会自动回去充电,还可以设置每天定时打扫,很省时间。”吴女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花钱购买家庭智能设备,从电视、冰箱、洗衣机到空气净化器、饮水机、晾衣架,再到门锁、猫眼、摄像头……随着国内外巨头纷纷布局这一领域,中国的智慧家庭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目前看来,这一产业并没有获得像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那样爆发式的增长,想让智慧家庭走进千家万户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智能单品价格普遍较高
扫地机器人是吴女士入手的第一个家庭智能设备,1649元的价格让她当初决定购买时“纠结了很久”,原本还想再购入智能门锁,但3000元左右的价格还是让她“放弃了”。
第一财经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家庭智能设备的消费者,普遍反映“性价比不高”。
在他们眼中,单品的智能化程度与其价格并不匹配,仅实现功能自动化的不能叫“智能”,而能够智能感知、交互、自学习的,则普遍较贵。
以2017年爆款单品晾衣架和门锁为例。自动晾衣架100多元就能买到,而能够智能遥控、伸缩、照明的至少要1000元以上,再加上风干、烘干、消毒功能的,则起码在2500元以上;换一个自动锁头100多元就能做到,而能够关门反锁、远程操控、支持指纹密码等多种开锁方式的智能门锁普遍在1500元以上,再加上屏显、防火报警、开门记录查询的,则在3000元以上。
友情提醒,以上价格均为“电商价”。如在实体店购买,一般情况下还要再上浮。此外,房屋面积大的或智能设备多的家庭,还需要购买专门的网关,以保证这些终端始终处于联网状态。
某门户网站调查显示,在消费者眼中,智能家居产品的首要问题就是“贵”,其次为交互不友好、操控繁琐,然后是稳定性不足。
对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接入网产品线副总裁朱洪认为,只有“量”上去了,价格才会下来。
他给第一财经记者举例说,最早装电话五千块钱才装一个,到最后大家都免费了。宽带也一样,从最开始很贵到现在运营商免费上门安装光纤,还送网关、送机顶盒,关键是量要起来。“现在看单品好像觉得比较贵,比如说智能门锁,但是它才达到一千万台,而宽带都已经到了亿的级别,如果门锁的量也能达到这个级别,价格肯定也会降下来。”
广州市靓家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靓家居”)董事长曾育周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之前的市场推广,都是把‘智能’当做一个炫耀的东西,觉得价格应该贵,但我认为智能产品应该是便宜的。对厂家来说,现在最需要的是销量,否则哪来产品迭代的过程?而关心这些产品的,都是经济积累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小年轻,需要让他们花尽量少的钱先体验到智能产品带来的便利。”他表示。
这听起来像个死循环,让企业亏本卖显然不现实。朱洪表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要把这个产业做大,让大家都认识到这是有益处的,从而让消费者愿意为产品和服务掏腰包,整个产业链上的各个参与者愿意努力投入研发、提供更好的服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越来越便宜。
产品互联统一标准难产
当消费者家里有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单品,如果解决不了互联互通,就会直接导致糟糕的用户体验,甚至放弃操控之前已购买的智能单品,回归到最简单的手动操作。
在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小平看来,目前许多智能单品用手机APP当遥控器,根本就是“反人类”的设计,“我们需要的是基于物联网的产品矩阵、场景联动”。
具体而言,“家里所有带电的东西都连起来,它们在一起可以交流,可以自学习。比如,你在煲汤的时候去看电视可能忘了,电视会提醒你;再比如,你家的水质很硬,热水器就是硬水工作模式,洗衣机也会据此添加洗涤液的成分和剂量……”
从终端产品形态来看,智慧家庭的发展分为单品智能化、跨产品互动化以及系统化智能三个阶段。陈小平所描绘的类似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属于第三个阶段,但鉴于目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我国的智慧家庭还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正在向第二阶段迈进。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设备的互联互通尚无国际通用标准,基本为各企业之间的私有协议。而智慧家庭产业链条长,从上游的芯片、元器件到中游的家电、安防,再到下游的平台、服务提供商,参与者多,分工也越来越细化。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CSHIA)秘书长周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国家层面推行统一标准很难。“智慧家庭本身是系统化的产品,往上按照国家主管部门追溯,就会发现涉及到公安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委,我们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国家的行政命令把行业规范起来。之前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一直在推家电的互联互通方案,但也只是初步的互联互通,比如能够控制空调的开和关,但对空调的深度调节,企业就不愿意开放了。”
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4369亿元
当不同产品间能够实现互联互通时,消费者会发现还有新的问题。例如,家庭网络覆盖问题、智能家居安全问题、设计风格不匹配问题、零火线问题、电位预置问题等等,有些需要在装修阶段就介入。
曾育周表示,尤其在智能安防、水、电、煤气等领域都跟线路有关,只是很多人一开始没在意,等需要的时候才发现问题。此外,不是所有的智能产品都是轻智能的设计,开关也有强弱电之分,有些还会产生信号干扰,要留多少个电位等等。
“消费者可能不明白,那么业界就应该当做一个标准来做,就像盖楼房的地基,以免消费者将来在软硬件的升级上遇到障碍。谁都有主张,每个参与者必须认清自己的角色,专注自己擅长的部分,愿意做更多的协同,行业才能往前走。”曾育周说。
在近日举办的2018智慧家庭产业创新峰会上,中国智慧家装应用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指出,根据电信业第三方咨询机构OVUM和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2014年我国智能家居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90亿元;2017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908亿元。报告认为,未来五年(2017~2021)智慧家居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8.12%,到2021年1.2亿户家庭将会使用智能家具产品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369亿元,占全球市场的25%。
“智能和非智能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前者可以不断地升级、迭代、刷机,提高自学习能力,无论这种学习是基于大数据还是AI(人工智能),包括现在说的联不通问题,都没关系,因为那是软件工程师才需要想的事情,到最后都能实现,或许只是一个代码加一个接口。就像穿衣服,先一件一件穿上,再不断换更好的衣服。”陈小平说。
————————————————————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135208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