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3
中国门锁网
网络
6007
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这是一个不知道结果如何的战斗,这相当于社会改革,类似与工业革命,谁能取得这场胜利,竟在龙争虎斗。
如果说过去几年中国家电军团参加IFA展,已经成为会场一道亮丽的风景令人瞩目,那么2015年的中国家电企业,再次站在IFA展时,主推智能的中国家电业,正逐渐成为消费者常态生活下的场景应用。
一字之差,从风景到场景,不仅仅是设计与品质的提升,更是技术与理念的飞跃。从体现家电产品在公共区域的设计美感,到用智能家居互联互通,中国家电业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正是全球普遍看好的智能家居生态圈。
在智能家居领域,中国家电军团无论是技术、平台应用还是产品设计,与日韩欧美相比,不落下风。但摆在中国家电行业面前的一个难题是,站在欧美市场上,用什么打动欧美消费者?
这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但恰恰是横亘在中国家电业面前的一个难题。无论有怎样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中国家电业似乎难以找到突破欧美市场的良方。
该为中国家电军团在德国IFA展的表现轻吟浅唱,还是还原事实、本着客观公正的报道发现问题?
从民族情感上来说,站在国际舞台上,我们的确应该为中国家电鼓与呼。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为中国家电业唱赞歌的大有人在,而戳中中国家电业在欧美市场问题所在的似乎并不多见。如果总是用掩饰问题的华丽文字美化中国家电行业,这对中国家电业真的是利好吗?
对于家电行业,蓝科技以观察者的角度试图发现,中国家电品牌为何在欧洲难入寻常百姓家。从2014年至2015年,蓝科技记者四赴欧洲,为寻求真相,为了解欧洲消费者对中国家电品牌的态度、消费意愿和未来。
了解真相,告诉中国家电业在欧洲市场的痛点所在,这或许是中国家电业最应该听到的声音之一。
三星也曾遭到欧洲抵制
“中国家电不缺技术和设计,欠缺的就是品牌和自信。从中国自有品牌在欧洲市场的表现就能看出来,OEM固然可行,但还是缺少自有品牌。三星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在欧洲表现出来的舍我取谁的霸气,那种品牌和自信,是中国家电行业要好好学习的。”
9月4日,在德国IFA展现场,一位来自荷兰的经销商在接受蓝科技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事实上,三星没有与生俱来的耀眼光环。三星如何扭转局面,如何赢得欧洲消费者青睐,这的确值得中国家电业学习。
曾经,三星进入欧洲市场也面临着和中国类似的情况。甚至在1996年时,三星电子还是一个年均赤字在5000亿韩元的企业,1998年三星在中国亏损额近4000万美元。
这一时期,三星电子均是处在亏损旋涡中。以三星手机为例,他们在欧美市场遭到的嘲讽并不比今天中国家电的境遇好。
“三星电子只不过是快速模仿者,它没有生产出一部具有创新价值的手机。不管我们认不认可这一点儿,这就是2000年之前三星电子的发展状况。”来自三星研究院的金炳完在三星研发部工作十年,见证、经历了三星成为一流企业的过程。他在《翻盘,三星智能之战》一书中如是表述。
曾经,三星电子为日本三洋公司贴牌生产黑白电视机;在美国,三星曾被看作是地摊上的廉价产品,认为只有中下层的人们才会购买三星产品。
当时的英国《金融时报》对三星极尽嘲讽。认为“三星的成功来自于快速应变,而非技术领导力。一旦缺乏真正的创造力,公司效益就会受到影响。”
不过,这些嘲讽并没有击跨韩国三星,反而激发了三星的斗志,让三星对自己的定位开始警醒。三星真正的巨变是放弃廉价手机,通过新技术和打造自主品牌,与当时的诺基亚、摩托罗拉一较高低。
随后,在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等市场,三星在营销、渠道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目的是让消费者对三星有高端的认识,彻底摆脱被欧美市场认为只会代工、生产廉价的产品形象。这是三星迅速在全球确立行业地位的重要开端。从此,三星开启了一个时代的神话。
中国家电在欧洲还缺什么?
三星的崛起对中国家电打造自有品牌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蓝科技记者曾亲自到比利时、德国、法国消费者的家里拜访,与上百位欧洲消费者交流,与他们交流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聆听他们如何评价中国家电品牌,如何评价日本、韩国家电品牌。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一个叫Danna的女孩家里,她家中所有的家电均是韩国和德国品牌,而她对中国家电的认知几乎为零。除华为手机以外,她无法说出有哪些中国家电是她熟悉的品牌。问起她对中国家电本能的认知,价格便宜、担心质量是她最直接的回答。
这其实是中国家电业在欧洲市场普通存在的品牌短板。在面向欧洲市场输入产品时,OEM的方式和中国品牌无关,因此,消费者购买的是一个放心品牌而不关心产地。不过,同样的产品换成中国品牌时,欧洲消费者充满疑虑,说到底,是对中国品牌的不信任。
产生这种不信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先说外在的原因。欧洲媒体至今不改带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坏习惯,他们总会用敌意的眼光放大中国的不足,而对创新技术鲜有提及,这在一定程度误导或让读者曲解中国品牌。
再说内因。中国品牌似乎总是缺少一种霸气和自信,缺少在欧洲消费者面前的一种张力。前述说过,早期的三星曾经面临同样的困惑,也无法取得欧洲消费者的信任,但他们通过输出品牌文化,通过营销手段,加上过硬的设计和技术,硬是抢占了欧洲市场的制高点。
反观中国家电行业,依然喜欢玩儿量化的出口数字游戏。实际上,这样的出口数量再多也无济于事。即使在欧洲销量再多,也是以OEM的方式,和中国自有品牌无关。到头来,中国品牌在欧洲仍然举步维艰。
OEM是特定的时代产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家电业今非昔比,无论是规模、遍布全球的技术研发还是国际人才的网罗,都完全可以和日韩及欧美媲美,所欠缺的就是在国际市场打出自有品牌和渠道建设。
此外,日本家电行业衰落之后,他们更愿意和中国家电业合作,这在技术、渠道方面对中国家电军团走向海外是有益的补充。现在,中国家电业最需要的是用自信、用自有品牌摆脱OEM。不妨可以学学韩国,是时候主推自有品牌了。
2015年的德国IFA展,中国家电依然惊艳亮相。其实,我们更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欧洲消费者,将中国家电置于使用场景之中,而不是在远处观风景。用自有品牌打动欧洲消费者,虽然可能会有暂时的阵痛与困难,但阵痛过后,将会看到一片蓝海。
这是一场必要的斗争,这场战斗直接影响着我国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如何占据欧洲市场,就看我国是怎样的合作发展方式。
135208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