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中国门锁网
网络
6043
【导读】从手机打到生态链,小米华为这一战何时见分晓?
2017年以来,中国手机品牌大战的下半场已悄然打响,华为、小米、OPPO、vivo等几个头部玩家掀起了技术大战、AI大战、海外市场大战、5G抢滩战等,巨头的手机大战已打的不可开交。
而在手机大战之外,手机巨头又掀起了第二战场——智能家居/IoT之战,尤其是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两大阵营。
作为智能家居的后入场者,华为在近两三年间逐渐形成了华为HiLink智能家居平台、华为商城+华为体验店、华为智选品牌、方舟实验室等涉及平台、产品、渠道、品牌各个维度的“华为智选模式”,与小米的“小米生态链模式”直接形成对垒。二者排兵布阵,战局已然铺开。
面对海尔、美的等家电巨头的打压,小米生态链都顽强的走过了5年,而今华为智选的诞生是否意味着它最具杀伤力的对手来袭?从手机打到生态链,华为与小米这一战何时见分晓?
一场IoT大战即将开启
2013年雷军看到智能家居/IoT的趋势,于是他定战略,刘德操盘,开始布局小米生态链,并立下flag 5年内成立100家生态链公司。而今年刚好是小米生态链的第五年,小米对外称生态链企业已超100家。根据小米IPO招股书显示,其中有超90家企业生产智能硬件。
历经5年发展,小米生态链模式已较为成熟,它主要由小米+投资+米家品牌+小米商城/小米有品/小米之家这一套组合拳构成,涉及投资、产品模式、品牌、渠道等各个方面。
小米生态链模式最大的特色是依托投资+小米模式,围绕家居/IoT形成一个创业公司矩阵,即小米“集团军”。这正暗合小米生态的“竹林理论”,通过小米的模式和打法在不同的行业中创造一群“小小米”,以此构建小米的护城河。
而随着华为智选品牌发布、方舟实验室推出,华为智选模式在今年下半年才正式形成,在发展阶段上有点类似2014年的小米生态链。2017年初华为智能家居才正式商用,经过近2年的探索,才逐步构建起了华为HiLink平台、寻找行业头部玩家合作、华为VMALL商城、华为线下体验店、华为智选品牌、方舟实验室等一整套完整打法。
华为智选模式最大的特色在于华为+合作伙伴,与各个领域的头部玩家合作共同打造产品,并给合作伙伴留足够的利润,通过自身品牌、技术、渠道力量,获得用户的认可。
对比这两种模式可以发现,二方生态都以智能手机为核心驱动力,智能手机所带来的流量直接决定双方生态规模的上限。
不同之处在于,小米生态链模式是投资驱动的小米模式的延伸,围绕小米构筑了一个创业公司矩阵,可以称之为“集团军”。而华为智选模式则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行业头部玩家的联合,可谓“联盟军”。
小米生态链已走过5年,无论平台规模还是产品种类都有先发优势,无论是海尔美的等家电巨头都没有对它形成打压,而今华为智选模式的诞生极有可能成为小米生态链最具杀伤力的竞争对手。
而无论是集团军还是联盟军,他们已将战局核心聚焦在IoT平台、产品、线上线下渠道等几个维度。从阵势来看,两者采用不同的策略已然是霸王开弓的感觉,可以预见未来华为与小米必有一场酣战。
华为能否在IoT平台上逆势突围?
小米生态链产品主要以小米和米家两个品牌对外输出,米家APP是小米智能家居的核心平台。截止到2017年底,约400家生态链伙伴为米家用户提供了超过800余种不同设备,米家APP已经连接了8500万台设备,日活设备数量超过1000万,其中超300万用户拥有超过5个的联网设备。
截止2018年第二季度末,小米的IoT连接设备已达1.5亿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小米笔记本),环比增长15%。可见小米生态链已布局5年,无论在产品品类的丰富性、平台设备量以及用户基数上都呈现出先发优势。
尽管华为在智能家居上入局较晚,但凭借着华为智能手机的用户基础,智能家居平台也在快速跟进。今年3月份,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称,华为HiLink平台已经积累了2000多万用户,接入50多个品类,并与100多个合作厂家,覆盖300多款产品,预计到2018年终将会覆盖1000款产品。
他还表示,希望三年之内,把支持华为HiLink家电设备的销售额做到超过100亿美元,以此驱动华为智能家居平台的快速规模化。
除了手机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外,小米、华为也都引入智能音箱等作为家庭控制入口。小米在智能音箱上也是先行者,于2017年7月推出小米AI音箱。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数据显示,小米今年前三季度智能音箱出货量约为450万台。
而华为在智能音箱上则刚刚起步,今年10月底华为才推出首款智能音箱,而在2018年之前,华为内部对智能音箱的均持否定态度。
可以看出,小米较早入局智能家居市场,并通过高性价比、爆款的理念通过渠道引爆,无论在产品种类、平台规模等方面均保持领先优势。
但小米智能家居平台的问题也同样明显,一方面平台主要以小家电为主,很难打造一整套智能家居能力;另一方面小米既有的生态链模式很难真正实现平台的开放,又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未来这都会限制小米智能家居平台的进一步发展。
相比小米生态链而言,华为HiLink平台的不足之处在于起步较晚,在产品品类、设备规模上距小米还有一定差距;相比小米的米家品牌,无论是华为HiLink平台还是华为智选品牌,用户的认知度相对较低。
但华为HiLink平台的开放性,与各个领域头部玩家合作的模式,能够给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随着近两年华为的迅速扩张,加上华为在品牌优势、无线、通讯技术上的优势等,这都为华为智能家居提供更多可能。
如果说小米凭借先发入局、高性价比、线上渠道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那么第二阶段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是小米继续保持优势,还是华为逆势突围?
靠性价比能否PK一切?
华为智选是今年6月份刚推出的新品牌,目前品牌下只有智慧照明系列、安防系列、环境系列8款产品,今年底还会发布能源系列产品和影音娱乐产品。正如一位业内人士笑称,如今的华为智选就像2014年的小米生态链,才刚刚开始。
而华为HiLink平台的智能家居产品,今年初覆盖300多款,此时小米米家平台已有800余种设备。华为也同时对外打出2018年终将会覆盖1000款产品,可见也在产品品类以及数量上快速追赶,缩小与小米的差距。
小米生态链模式与华为智选模式最大的差异是产品合作模式,小米生态链产品是由小米投资各个细分领域的创业公司驱动,是小米模式的延伸;而华为智选的产品则是华为与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在合作的基础上探索的共同研发模式。
但从产品诞生路径来说,二者却较为接近。小米生态链产品是由小米与生态链公司共同研发,尤其是在产品定义、产品设计上小米参与的程度更高,由生态链伙伴负责生产,然后小米以成本价全部买断该产品,经由小米渠道进行销售,销售完成后进行一定的利益分成。
一位熟悉华为智选产品运作的业内人士称,目前华为智选产品也是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打造的全新产品,针对产品重新进行立项、设计、开模、生产等,并且华为智选产品是按照华为自研产品标准来做的,产品也主要由华为的渠道负责销售。
颇为有趣的是,华为智选曾一度要对标小米产品的高性价比。在华为智选第一波智慧照明产品推出时,产品价格与米家智能照明设备相打平,对标的意味可谓不言而喻。
而在今年10月底发布第二波华为智选产品时,华为明显避开了对标小米,在产品定价上高出小米一个区间,同时又保持在一个相对平价的价格,这也与华为手机的用户人群有更高的契合。而小米高性价比的产品主要瞄准年轻群体。
此外,一位消费电子圈资深人士李维从研发能力的维度谈道,小米生态链企业在研发能力上整体较为薄弱,主要打一些行业门槛较低的成熟市场,然后依托线上渠道优势和性价比撬开市场,但本身的产品创新能力并不高。
而华为智选模式下,无论是华为还是各个行业的头部玩家在产品研发上都具有较强的实力;新成立的方舟实验室更像一个产品实现、智能场景探索、技术协作与赋能的平台。
一面是高性价比、具有先发优势、研发能力较弱的小米生态链,另一面是研发能力强、质量管控高但入局较晚的华为,同样的优势与不足并存,谁能最终获得市场认可呢?
小米渠道的隐忧
目前,小米生态链与华为智能家居平台都在围绕着线上、线下渠道全力布局,渠道竞赛的火药味已十分激烈。在线上,手机销量带来的流量成为带动IoT产品销售的关键;在线下,二者都争先恐后将智能家居铺设到体验店中。
回望过去5年间,小米与华为在线上、线下纷纷掀起大战,一开始小米在线上渠道上强于华为,而近年在线上、线下渠道上,华为已有隐隐超过小米之态。
手机销量是衡量渠道优势尤其是线上渠道优势的关键。2014年小米手机销量登上国内市场第一的宝座,也推动小米商城成为强有力的线上渠道。当年小米手机销量约6080万台,而华为4130万台。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一份《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百强榜》上,小米商城以283亿元的交易额名列国内第五,它前面分别是京东、苏宁、唯品会、苹果。可见小米手机为小米商城带来巨大流量的同时,也带动小米生态链产品的销售。
然而,随着2016年前后小米手机销量下滑,华为荣耀品牌的强势崛起,荣耀手机在2017年凭借超9000万台的销量成为互联网手机市场第一名。至此,华为开始在线上渠道与小米分庭抗礼。
而在线下,雷军从2016年开始布局小米之家线下体验店,并扬言5年内打造1000家店,来寻求线下渠道的突围,并未IoT设备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今年初,华为消费者BG、智能家庭领域总经理闪罡告诉智东西,一方面华为会在VMALL商城外,推出第二个电商平台,聚焦智能生活;另一方面在线下渠道中,华为要将HiLink平台产品引入到1000家零售体验店中。
随后随着华为智选品牌的确立,华为在智能家居重视明显提升,在8月底的华为智选新品发布中,打出了今年要让华为智选品牌进入2000家新零售阵地。
华为加速智能家居布局的同时,小米也紧追不舍。今年9月底,小米宣布将在全国开放小米零售体系。同时小米称,今年10月份小米之家会突破500家,截至2018年年底,小米之家将开到700家店,另外小米授权店将突破2000家。
双方在渠道上的对标意味已颇为明显,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两家会围绕IoT领域继续深化线下、线上布局。随着华为手机在销量上的优势愈发明显,其所带来的流量优势也将进一步呈现,小米的渠道优势在衰退。
让盟友更赚钱成平台规模化关键
小米、华为代表了手机巨头进军智能家居平台的一股重要力量,也是智能家居平台领域的两个重要玩家,在未来的竞争中谁能够在平台的规模化上进一步取胜,谁就有可能赢得这个赛场。
而规模化取胜的关键是平台有更多的品类和单品,这取决于合作伙伴的深度参与,而更多合作伙伴的参与需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以及销量,这同时也需要平台有大量的用户与广阔的渠道支撑。
其中合作伙伴尤为关键,能否为他们留足够的利润空间以及带来更多的销量,这都是两大平台成败的关键。
小米生态链模式的核心盈利是靠流量驱动的,而流量来自于小米手机。消费电子圈资深人士李维称,随着小米手机国内市场增长放缓,小米手机所带来的线上流量也遇到了瓶颈。
而根据Gfk数据,小米手机2017年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仅从2016年的10%增长到了11%,总出货量依旧在5000万部左右。可见线下的小米之家目前尚未给小米手机在中国的销量带来大幅增长。
一边是小米产品的高性价比,硬件综合净利润不超过5%;一边是小米手机所带来的流量遭遇瓶颈,小米生态链的合作伙伴从小米平台获得的流量也将遭遇瓶颈,甚至可能销量下降。
此时留给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就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靠小米/米家品牌的发展遇到瓶颈,另一方面打造自有品牌之路又极其艰难。如果小米不能够解决生态链企业的利润问题,“集团军”的优势便难以释放,生态链企业的生存以及产品研发能力都将难以保证,平台的规模化只会趋缓。
而反观华为智选模式,华为采取与各个领域的头部玩家合作的方式共同打造产品,并且按照华为自研产品标准打造产品,这保证了产品品质。
但问题在于“联盟军”式的合作,合作的对象都是各个领域的头部玩家,也是其他智能家居/IoT平台争相合作的对象,这些头部玩家愿意拿出多少精力与华为合作,能够合作到哪种程度目前还有待观望。
而核心的是华为能否真正为合作伙伴带来足够的利润,目前华为智选产品刚刚推出不久,华为智能家居的渠道今年也刚刚开始铺设。华为今年3月份对外称,力争三年内打造中国智能家居第一生态,3年为合作伙伴创造100亿美金的流水目标。flag已然立下!
一位熟悉华为智能家居业务的业内人士也从另一个维度谈道,华为智能家居起步较晚,目前最核心的问题是内部资源仍不够充足,留给华为智能家居短期内的市场空间也有待验证。
针对华为小米的智能家居平台谁能够胜出,我们也听到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小米与华为的人群定位不同,小米平台主要以自有品牌产品为主相对封闭,小米的目标用户是追求高性价比的年轻群体;而华为平台更加开放,用户的选择性更广,并且目标用户对价格的敏感性没有那么强,二个平台都会获得自身的发展空间。
但消费电子圈“老炮”李维并不认同,他略带江湖气息地说,“两个平台最后很可能是二活一,小米的流量瓶颈能否解决,华为能否探索出合适的路,可能3年就会有结果。”
结语:两大平台谁胜出为时尚早
两大手机巨头围绕智能家居的大战已然打响,从平台、产品、渠道、品牌等,双方对垒已然铺开,双方的火药味也在加剧。
随着小米手机国内销量减缓,小米生态链模式发展到当下似乎遇到一个瓶颈。而华为能否成为小米在IoT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华为集团战略层面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多大的资源和人力做IoT平台与智选产品。
可以预见的是,双方在未来1~2年在IoT领域的竞争必然战火升级,谁会成为智能家居领域的霸主?
————————————————————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135208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