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品牌

招商加盟

十大品牌

热点新闻

行业展会

更多频道

会员服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详情

苗圩:着力把握好物联网发展的几个重点

2024-06-24

中国门锁网

网络

6069

以下是苗圩在会议上的讲话原文:一、创新示范区发展迅速自创新示范区启动建设以来,尤其是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以来,在领导小组...

以下是苗圩在会议上的讲话原文:

一、创新示范区发展迅速

自创新示范区启动建设以来,尤其是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以来,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大力支持下,无锡市全面实施《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在推进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推广、企业培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刚刚汪泉市长也对示范区物联网发展情况作了详细的汇报,可以说,经过几年的发展,示范区在政策、技术、产业、应用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发挥了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和引领带动作用。

一是汇聚多方力量,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在政策环境建设方面,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无锡市通力协作,在发展规划、财政资金、产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政策规划、示范基地建设、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了无锡市大力支持,为示范区发展进行宏观协调和指导;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着重推动技术研发和重大应用示范,以点带面促进示范区发展;财政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对无锡市物联网发展给予重点支持,在应用示范、技术研发、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国科学院在无锡市广泛推进院地合作,促进了产学研结合;教育部大力支持无锡示范区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等的发展,支持建立和引进国内外物联网人才培训机构,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国家税务总局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进示范区发展,国土资源部对示范区建设用地给予了大力支持;质检总局、卫计委、环保总局等部门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环保等领域积极推进物联网应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均为示范区发展贡献了力量。2013年4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2013-2015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示范区具体建设规划,优化了政策环境;无锡市制定了《无锡创新示范区三年实施计划》、《无锡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等配套政策,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在广泛汇聚各方力量的基础上,在各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无锡市在税收减免、产业培育、应用推广、院地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示范区发展的政策环境日益完善。

二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无锡市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委的统筹协调下,在创新能力建设上积累了大量经验。两年来,示范区物联网技术研发得到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物联网发展专项等项目的大力支持,承担各类物联网研发项目逾千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8项,华润微电子“高精度微纳结构掩模制造核心技术”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无锡市在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创新资源不断凝聚、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物联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美新半导体自主研发的AMR磁传感芯片实现量产,是国内第一家掌握磁传感芯片量产工艺技术的公司,打破了国际大公司对磁传感器芯片的技术垄断;无锡识凌科技研发的微波无源RFID填补了国内物联网2.4GHz无源RFID模块的技术空白,已申请和授权20项国内外专利。两年来,无锡市申请物联网领域专利1268件,其中发明专利371件;物联网标准话语权得到加强,2项国际标准获ISO正式发布,14个项目列入国标委2013年物联网国家标准项目计划,占项目总数的30%。

三是提升应用层次,示范效应逐渐凸显。

无锡市按照第二次会议的要求在推广应用上下了很大功夫,物联网应用示范成效逐步显现,应用领域和规模范围不断扩大,商业模式日趋多元。无锡市承接了大量国家级的示范应用项目,推广应用的层次大幅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公安部、环保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应用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西泾变电站物联网应用示范、无锡机场防入侵工程、智慧环保等项目示范效应突出,在全国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推广。其中,无锡西泾变电站首次构建了变电站智能监测与辅助控制系统,为变电站成功装备智能监测、判断、管理、验证等智慧功能,成为我国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其样本经验已全面融入国网标准,应用于国内150余个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改造。居民电动自行车物联网防盗项目,2013年在无锡推广以来,电动车被盗发案率显著下降,破案率达100%,项目已在全国16个省市、60万电动自行车上推广应用。

四是培育壮大企业,产业链日益完善。

无锡市通过大力培育本土企业、逐步引进外来企业、完善上下游配套等方式,培育壮大物联网产业,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条,为产业发展积累了大量经验。截至2013年底,无锡市列入产业统计的物联网企业达到794家,从业人员已突破12万人,物联网及相关产业规模达1400多亿元,物联网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超过30%,基本形成了包括信息感知、网络通讯、处理应用、关键共性、基础支撑在内的物联网产业链。物联网企业快速成长,十百千亿重点企业培育工程实施初见成效,产业链各环节涌现出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感知集团、美新半导体、众志和达存储技术公司、贝孚德通讯科技公司等企业快速成长,如贝孚德通讯科技公司的销售收入从2010年成立时的195万元快速增至2013年的1亿元,年均增长率近300%。引进企业数量大幅增长,2013年,无锡市新引进物联网企业356家,其中注册资本千万元以上超过115家,引进企业数量和注册资金总额同比均增长30%以上。

二、全国物联网蓬勃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物联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物联网更好促进生产、走进生活、造福百姓。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集成电路、物联网、先进制造、新能源、新一代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方面赶上和引领世界产业发展。从全国来看,在各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大力推动下,经过广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共同努力,我国物联网发展较快,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物联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马凯副总理充分肯定了我国物联网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在政策环境方面,近年来,一系列政策规划的出台,为我国物联网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3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物联网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法律法规、人才培养等十项物联网专项行动计划,推动物联网在各领域协同发展。2014年2月,在全国物联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马凯副总理提出了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工作重点,为全国物联网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覆盖物联网感知制造业、通信业和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物联网产业规模从2009年的1700亿元跃升至2012年的36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2013年突破5000亿元。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通讯协议、网络管理、智能计算、协同处理等领域的技术实力不断提升,部分科研成果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标准研制方面,正在制定的物联网国家标准达49项,由我国主导制定的“物联网概述”标准草案成为全球第一个物联网总体性标准。

在应用示范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物联网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项目,并取得积极成效。在经济运行领域,浙江省智慧能源监测中心于2013年8月投入运营,已实现全省2441家以上企业的用电数据实时监测,目前正在进行省内推广,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工业节能监控平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12万亩应用示范基地内开展大田管理应用示范,节水率16%以上,肥料综合利用率提高10-15%,每亩增产16公斤。在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广州市的交通行业智能监管体系可实时监管万余台车辆;河南省开展了环保移动执法监控系统的应用示范,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江苏省的太湖蓝藻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智能感知、调度和管理能力的一体化综合平台,该系统建立3年来,有效监测管理太湖水质、遏制湖泛发生,已推广应用到安徽巢湖等地,为我国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成功范本。在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领域,重庆市建成了覆盖全市的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市、区县、乡镇政府及部门视频资源的互联互通,有力支撑了“平安重庆”建设和智能城市管理;上海建成了浦东国际机场飞行区围界安防系统,共部署27.1公里,上线以来已成功检测到多起非法入侵事件。

在区域集聚方面,依托各地产业基础和发展特色,我国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全国已有三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和20余个省、市级物联网产业园区、基地,除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外,杭州高新区(滨江)电子信息(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聚集了130多家物联网企业,重庆南岸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物联网)聚集了50多家物联网企业,物联网企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与此同时,示范基地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法规制度、安全保障等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一些瓶颈和制约因素,这些问题和矛盾不只存在于无锡创新示范区的物联网发展中,也存在于全国物联网发展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能力亟需提升。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物联网核心环节如高端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络、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等方面基础薄弱,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等方面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二是缺乏龙头骨干企业。我国物联网具有强大支柱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还比较缺乏,物联网整体水平较低,产业集聚带来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三是规模化应用不足。虽然我们物联网应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无论从需求的量还是质上,都还需要继续加强投入和市场培育,当前由于应用碎片化、规模化应用不足等问题,无法对市场构成较大的带动。此外,我国物联网信息安全方面也存在隐患,一些地方已经出现盲目重复建设现象。这些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三、着力把握好物联网发展的几个重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加快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时期,物联网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立足自主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把握发展重点,在探索中前进,加快推动物联网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要注重把握新形势,抓住物联网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从全球趋势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物联网作为智能型新技术的典型代表,正成为各国争相布局、抢占未来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发达国家加快了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产业化进程,美国加大力度发展物联网核心技术,并积极推广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德国实施了工业4.0战略,旨在通过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提升工业领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推进高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和应用,升级其工业体系,确保德国制造业在世界的领先位置。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大,将催生新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促进了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物联网日益成为全球企业增强市场控制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机遇,准确把握物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在全球物联网发展的格局中占据更为有利位置。

二是要注重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两化融合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是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相互交汇的必然趋势。而物联网作为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以及创新管理模式、重构工业化价值链的有效抓手,能够水银泻地般地渗透到传统行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大大提高生产运营智能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37%以上,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动两化融合,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加快4G发展步伐,做好基于IPv6的网址分配工作,切实提供技术基础保障;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物联网在两化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物联网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加强工业可编程控制器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设备数字化、流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监测、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监测等全流程的优化,提高经营效益,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我们要深化物联网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行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物联网的渗透性强、带动力大和覆盖面广的特点,促进资源共享,提升质量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要注重创新发展,坚持研发和应用双轮驱动。

物联网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能显著促进各技术领域不断深化创新,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同时,不断增长的应用需求牵引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和运用,是促进物联网发展的原生动力。我们要抓住物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牵引双轮驱动的发展特点,一方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抓紧急需的重点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制,构建和完善物联网创新体系。另一方面要不断适应应用需求和市场需求,推动应用规模化发展,加快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形成应用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经济社会和民生服务等各领域信息服务水平。通过技术创新与应用牵引的互动,形成物联网发展的增长动力源泉,发挥物联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是要注重安全可靠和统筹协调,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动物联网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拓宽发展思路,做好顶层设计,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布局,促进全国物联网协调发展;同时要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安全可靠,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我们要加快提升物联网基础产业支撑能力,建立物联网安全可靠性保障体系,完善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增强物联网基础设施、重大系统、重要信息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形成系统安全可用、数据安全可信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全面提升物联网安全可靠保障水平。要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的优势,加强科研机构、企业等相关方面的配合协作,促进创新资源集聚,推进物联网技术、产业、应用的协调发展,加快形成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格局;要注重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发展、应用推广、安全保障间的统筹协调,注重物联网相关规划、政策、资金投入的统筹协调,形成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态势。

四、几点要求

形势和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作用,着力培育大企业,推广大应用,打造大平台。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上来,进一步加强对培育发展物联网重要意义的认识,继续深化改革,从改革中汲取动力,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规划纲要任务。

贯彻落实马凯副总理在全国物联网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逐一落实《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2013-2015)行动计划》各项任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大力支持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要扎实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加强专项资金、财税优惠、金融服务、人才建设等方面政策的研究制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物联网产业和企业的成长壮大。

第二,建设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要从体制机制、工作方法、产业环境等各方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创新资源,打破传统创新机制,培育和打造技术创新链,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技术创新体系。营造适合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吸引更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落户示范区,提升研发实力。标准方面,形成以应用示范带动技术突破和标准创新的机制,提高无锡创新示范区在技术、标准领域的主导力和话语权,这方面,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无锡的支持。

第三,重视市场地位,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通过引进重大项目、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加快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一批领军物联网企业。明确培育目标、对象和支持措施,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争取到2015年,完成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35家以上的目标;开展重大项目招商,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联网企业;重视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创新型企业孵化,强化物联网公共服务能力,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系统建设成本、运维成本和推广成本。

第四,加强应用示范,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推广大应用,在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民生服务等领域,实施物联网典型应用示范工程,争取到2015年,开展应用示范工程80项,跨省应用示范工程10项。推动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结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的全面实施,在创新示范区选择有条件的部分工业企业先行开展工业物联网应用试点,为全国智能工业和两化融合深入推进积累经验。

第五,完善服务平台,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加快建设共性技术、产业化、技术标准与检测认证、应用推广等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物联网技术、产业、应用公共服务能力,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物联网公共支撑服务体系。采取引进、合作、培育等方式,集聚国家、省、市物联网领域高层次科研力量和研发机构,按照统一规划、市场运作、鼓励企业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物联网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所需的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充分总结公共服务发展经验,为筹备建立全国性物联网产业联盟打好基础。

苗圩:着力把握好物联网发展的几个重点 

上一篇:邬贺铨:智慧城市能否为中国城市带来救赎?

下一篇:国家信息中心杜平: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趋势

今天已经有 310 人成功获取加盟信息

即刻提交信息!获取权威加盟政策

  • 您的名字

  • 联系方式

  • 用户信息授权确认书(仔细阅读)

    新闻发布请联系我们

    13520832007

    微信
    版权与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或信息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处理!

    一对一资深客服 免费在线咨询

    近期已为310位经销商 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