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中国门锁网
网络
6158
消费者不惜重金投入购买高端智能门锁,很可能并不能带来额外的安全防护加持,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式的心理按摩。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近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消费者协会委托中国家电研究院对网售智能门锁进行测试,测试样品为28个品牌的38款智能门锁。测试项目主要包括电磁兼容试验、环境试验、IC卡解锁试验、指纹解锁试验、密码逻辑安全性和电路非正常试验。
检测结果显示,38款智能门锁样品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风险;超一半样品存在三项或三项以上安全风险;有8款智能门锁样品存在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安全风险。
这是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测试结果。很多人都将智能门锁视为高科技的代名词,谁能想到,光鲜的另一面竟然是如此孱弱的安全性能?
一共测试了38款智能门锁,38款智能门锁全部沦陷,置身于更为广阔的市场环境中,智能门锁的安全状况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如果失去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功能,这样的锁还有什么实际意义?那些徒有其表的智能门锁,到底是“智能”还是“智障”?
近年来,智能门锁越来越普及,虽然大多价格不菲,但因为有高科技加持,不少人还是愿意为之慷慨解囊。除了对高科技的向往之外,消费者对智能门锁的向往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那就是,智能门锁不需要实体钥匙就能完成解锁。
现实生活中,太多人都曾有过丢钥匙的惨痛经历,轻则被拒之门外,重则撬锁拆门,实在是一种令人痛苦不堪的回忆。
现实的吊诡之处在于,无论再怎么小心翼翼地看护钥匙,仍不免会有失手的时候,看看各类五花八门的开锁公司广告,就会知道,这是一个怎样庞大的市场需求。
基于此,智能门锁的横空出世令不少人喜出望外,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自此可以彻底摆脱实体钥匙的束缚。
问题是,不少人虽然摆脱了实体钥匙的束缚,但很快又陷入了另一种更令人抓狂的束缚——因为智能门锁故障率居高不下,使用者往往无力吐槽。
与普通门锁相比,智能门锁的优势是使用简单,然而,使用简单的另一面是,一旦出现故障往往格外麻烦。
有鉴于此,各类选购攻略应运而生,其中,最多提及的一条选购原则就是,尽量挑选品牌好、价格高的产品。
想想也是,智能门锁五花八门,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乃至上万元,价格也是千差万别,本着“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考虑,价格贵的智能门锁想必更加安全可靠吧?
三地消协此番委托测试的结果,可谓兜头泼下了一盆冷水。接受测试的38款智能门锁涵盖诸多品牌,囊括各个价位,最终的结果是,无一例外全部沦陷。
换句话说,消费者不惜重金投入购买高端智能门锁,很可能并不能带来额外的安全防护加持,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式的心理按摩。
市面上的智能门锁无外乎三种开锁方式:IC卡、密码、指纹。此次检测结果显示,IC卡可以被复制,密码可以被破解,指纹能够被克隆,更有甚者,有人的智能门锁竟然在夜间自行打开了房门。
这样的结果,怎能不令人既惊且恐?
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缺少相关行业规定与国家规范,智能门锁的技术指标与安全防护体系只是商家自说自话,不仅消费者无力识别其中内幕,监管部门也难以实施有效的市场监督。
将市场秩序维系于商家自律的基础上,无疑是危险的,更何况,门锁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商品,而是关乎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番检测后,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与中国家电研究院等单位起草并发布了团体标准《智能锁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北京市消协的积极努力值得肯定,不过,团体标准毕竟只是市场自主制定,供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其本身既没有强制性,更没有惩戒力。
事关公共利益与行业发展,在团体标准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有必要加快制定智能门锁的国家标准。
在野蛮生长的市场环境中,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每一个企业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如果商品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企业谈何生存与发展?
从这种意义上看,为智能门锁立规矩,不仅是给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更是给整个行业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
135208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