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3
中国门锁网
网络
6025
导读:虽然折叠屏和 5G 网络会在未来重新定义智能手机体验,不过这个未来可能没有很多人期待的那么快,至少不是在 2019 年。
科技行业每年有三个重要的综合性展会:1 月份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 CES、2 月底在巴塞罗那举办的 MWC 以及 9 月初在柏林举办的 IFA。
在这三个展会中,年初的 CES 更加偏重技术展示,包括最近两三年的行业焦点无人驾驶技术,下半年的 IFA 偏重智能家居,而 MWC 则属于移动通信。
在每年的 MWC 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来自全世界的运营商、上游方案提供商展示最新的通信技术。更重要的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我们可以在 MWC 上看到来自各大手机厂商的最新款智能手机。
今年也是如此,在 MWC 2019 上,我们看到了三星的上半年旗舰 Galaxy S10 系列、可以通过识别手掌上的静脉纹路完成解锁的 LG G8 ThinQ、索尼的 21:9 比例「带鱼屏」系列手机、搭载了后置五摄的 Nokia 9 PureView。
除去产品完成度极低、预售了四个多月还没发出来货的某手机,第一款折叠屏手机是三星在二月中旬发布、预计 4 月开售的 Galaxy Fold。
Galaxy Fold 采用了内折叠的设计,转轴部分采用了特殊的隐藏式铰链,展开后是一块 7.3 英寸的屏幕。此外,为了在折叠状态下正常使用手机,Galaxy Fold 还在手机正面配备了一块 4.6 英寸的「副屏」。
和 Galaxy Fold 不同,华为在 MWC 期间发布的 Mate X 折叠屏手机采用了外折叠设计。在折叠状态下,Mate X 正面是一块 6.6 英寸的屏幕。想要获得更大的显示面积,只需要将背部的屏幕折过来,和正面的屏幕共同组成一块 8 英寸的大屏。
相比 Galaxy Fold 的内折叠,Mate X 的外折叠设计的折叠角度更小,理论上技术难度要低一些,不过这种直接将可折叠屏幕展示在外面的方式反而看上去更有科技感。同时,Mate X 折叠后仅仅 11 毫米的厚度(Galaxy Fold 为 17 毫米)和手机正面更窄的边框也让它更接近一部「正常」的手机。
不过无论是 Galaxy Fold 还是 Mate X,它们的售价都相当可观,前者的起售价(注意是最低的起售价)为 1980 美元(约合 13300 元人民币),Mate X 则为 2299 欧元(约合 17330 元人民币)。
之所以售价如此高昂,一个重要原因是核心元器件可折叠 OLED 面板的成本极高。虽然目前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京东方(BOE)、维信诺、华星光电等厂商都已经具备了生产可折叠柔性 OLED 面板的能力,不过有能力和大规模量产还距离很远,其中行业老大三星显示是目前这一领域走得最快,不过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大规模出货 Galaxy Fold。
除了屏幕面板,目前的折叠屏手机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多待验证的地方,比如折叠的铰链部分如何设计、屏幕展开时是否会出现褶皱、折叠区域的寿命。
此外,由于弯折的需要,折叠屏手机无法像普通手机那样搭载耐磨性出色的钢化玻璃,只能「回归」用塑料,这会直接导致屏幕盖板非常容易磨损(可以参考前两年的 Moto X Force)。康宁公司近期表示正在研发能用在折叠屏手机上的玻璃盖板,不过根据我们从相关供应链人士的了解,这种特殊玻璃距离量产还比较远,未来一两年内很难用在折叠屏手机上。
MWC 华为展台上摆在玻璃盒中的 Mate X
有趣的是,在 MWC 2019 上,Galaxy Fold 和 Mate X 都是放在了玻璃盒中进行展示的,无法实际体验,这也侧面说明了目前折叠屏手机的进度可能没有很多用户期待的那么快。
再就是软件层面。
去年 11 月,Google 在开发者论坛提到了 Android P 对可折叠设备的优化,具体提到了三个特征:屏幕连续性(小屏、大屏之间切换的无缝过渡)、多任务恢复(大屏幕时多任务优化)和多显示屏(不同屏幕转移时保证 app 体验),而这已经是目前 Android 系统在折叠屏上走出的最远距离了。
图自 Android Developers
再往前想,很多人对折叠屏的期待是因为它可以将手机和平板合二为一,折起来是手机,打开后是平板。不过在平板领域,目前唯一可以用「优秀」来形容的系统是 iPad 上的 iOS,Android、Windows、Chrome OS 都不足以提供令人信服的体验。
即便有了靠谱的硬件,折叠屏想要突破现有智能手机的边界、成为可以拿在手上的「终极计算设备」,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了这么多,折叠屏手机是不是就不值得期待了?当然不是。
便携和更大的显示面积是移动设备始终的追求,不过手掌和口袋的能够掌控的尺寸是有限的,现在主流的全面屏手机已经到了一个临界值。如何在设备物理尺寸不继续增加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显示面积?折叠屏就提供了一种技术和视觉上都无比美妙的解决方案。
如果说 12 年前的初代 iPhone 为我们的数字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折叠屏就可以把那扇窗户变成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门。随着 Galaxy Fold、Mate X 等产品的出现,这扇门已经悄悄打开了一个缝,接下里需要的是上游元器件供应商、手机厂商、系统和 app 开发者一起努力,把这扇门慢慢推开。
这个推开的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肯定不会在 2019 年完成,不过就像 iPhone 也不是在 2007 年就彻底变革手机行业一样,虽然折叠屏手机一开始不会成为主流,但折叠屏身上已经具备了再一次变革智能手机行业的潜质,而我们也期待着折叠手机取代直板手机的那一天。
5G
相比起折叠屏,5G 和我们的距离要近不少,毕竟 MWC 期间多家厂商已经「PPT」发布了多款预计年中上市的 5G 手机,很多国内外很多运营商已经开始了 5G 预商用测试,国内三大运营商预计将会在今年 10 月左右开始首批的 5G 预商用。
理论上讲,如果你想要第一时间用上了 5G,2019 年在国内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如果你住在欧美部分运营商 5G 推进速度更快的地区(比如英国 EE、美国 Verizon 覆盖的区域),甚至可能年中就能用上 5G 网络。
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2019 年很可能并不是 5G 的「元年」。
目前已经有包括高通、华为、联发科等多家芯片厂商发布了支持 5G 的通讯基带。不出意外的话,第一批 5G 手机搭载的将是高通的 X50 基带。
虽然配合骁龙 855 芯片,X50 可以完成 5G 的支持。不过根据我们的了解,由于架构和制造工艺相对落后等原因,X50 本身的性能表现并没有非常理想,功耗偏高,仅支持 NSA 组网(5G 初期运营商基本都是 NSA,之后会逐步向 SA 转变),更像是一个追求上市速度而不是体验的实验性产品。
高通也深知这一点,在今年的 MWC 前夕,高通发布了采用 7 纳米工艺、支持 NSA 和 SA、兼容 2G-5G 网络的新一代 X55 基带,这款基带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开始正式商用。除了 X55,华为和联发科也已经发布了自家的多模 5G 基带巴龙 5000 和 Helio M70,整体规格也要在 X50 之上。
不过无论是 X55、巴龙 5000 还是 M70,它们仍旧是独立于手机 SoC 之外的外挂基带,功耗、体积、成本上都有着天然的劣势。至于集成 5G 基带的新一代 SoC,高通表示预计将在 2020 年开始商用。
除了第一批外挂 5G 基带在体验上的问题,由于方案不够成熟,初期 5G 手机的研发难度要更大,基本只有排名靠前的几家手机「大厂」才有能力做,制造成本也会明显高于现有的 4G 手机,因此 5G 在今年大概率只会出现在少数大品牌的旗舰型号上。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即便你愿意多花上一两千块钱,在第一时间购入一部支持国内三大运营商 5G 频段的 5G 手机,也有很大的概率用不少 5G 网络。
虽然三大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移动)已经过去几年里在 5G 基站上进行了大量投入,但在今年的 5G 预商用期间,可以完全覆盖的区域依旧会相对有限。此外,参考 3G、4G 最初商用时的情况,运营商不可能一开始就开放 5G 网络,很可能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优质客户」可以体验到 5G 网络。
不过就和折叠屏一样,5G 无疑是未来手机的重要趋势,而且前景要更加明朗。
从今年下半年,全球排名靠前的手机厂商都会推出自家的 5G 手机。到了明年,随着集成 5G 基带 SoC 的上市和运营商网络的完善,5G 会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手机的标配,就让我们期待 5G 来的可以更快一些吧。
拍照和全面屏依旧是 2019 年手机的重点
既然折叠屏有点远,5G 也没那么快,那么今年的主流智能手机市场有什么呢?我们认为,除了性能、充电等方面的常规升级,拍照和全面屏依旧会是今年大多数手机重点发力的方向。
虽然听上去有点无聊,不过从细节上看,这两个方面其实还有很多令人兴奋的技术。
拍照是过去两年手机厂商互飙的重点,从大底传感器、多摄像头设计,到越来高级的计算摄影(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手机的拍照能力被一次次重新定义。在 2019 年,手机拍照依旧会大幅度前进。
在中低端手机上,随着三星 GM1 等新一代高性价比大底传感器和搭载全新 ISP 的 SoC 的上市,整体成像水准会有一次全面的升级。在高端领域,超广角镜头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新上市旗舰机的标配,同时,OPPO、华为还在尝试使用特殊的设计,将手机的焦距拓展到等效 150mm 以上的长焦领域。
「打孔屏」是去年年底上市的方案,不过初期只有 LCD 打孔,刚刚上市的 Galaxy S10 系列是首批 OLED「打孔屏」手机,显示品质更好。预计从今年年中开始,三星等屏幕面板供应商会开始对外出货 OLED「打孔屏」。
除此「打孔屏」,去年让 OV 火了一把的「升降式」全面屏设计将会回归,方案和第一代 NEX 类似。不过和去年用在旗舰机上不同,今年至少 OV 会将「升降式」设计拿到中端甚至偏低端的机型上。今年早些时候,这两家厂商已经率先在海外市场发布了采用升降同时定位中端的 vivo V 系列、OPPO F 系列新机。
与此同时,随着这些 OLED「打孔屏」、「升降式」全面屏等高端方案的下方,在 2019 年接下来的时间,中高端手机在外观上的界限很可能会进一步模糊,全面屏时代的「撞脸」问题将继续延续下去。
————————————————————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处理。
135208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