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3
中国门锁网
网络
6019
智能家居立足于生活场景
记者:现在有很多做智能家居的企业或者团队从智能硬件或者是智能模块开始做切入,那么新和创的发展起点是什么?
沈澈:首先我个人觉得智能家居和物联网两者并不是一个概念,不能等同来看。物联网就是“万物互联”,每一个东西都赋予它连接的使命,但是连接上以后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则是不确定的,只是先搭建一种生态系统;而对于智能家居来说,更多的是给用户展现一种在居家环境下的智能生活场景,完成这个智能场景往往是需要一系列的产品来协同的。
另外智能硬件和智能家居也是两码事,智能硬件可以理解成是物联网IOT中间的一部分,本身就是一个产品。至于智能硬件连上互联网以后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这并不是智能硬件商最关心的,因为它本来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孤立的产品使用,所以现在智能硬件商更多的是跟互联网企业合作。就好比互联网在发展初期,大家也不知道互联的目的是什么,当连接有了叠加就产生了一些大数据,未来的商业价值才被发掘出来,智能硬件就是这个路数。
但是我们的思路和方向不太一样,我们要做的东西并非一定要让它连到互联网上去,而是怎样能让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能让用户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我们就怎样去做。新和创现在所立足和关注的点非常具体,就是直接的家庭应用场景。新和创的用户群体也十分明确,就是在房屋中居住的人群。并且,新和创产品的使用场景也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产品和科技都应该是为人服务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站在人的角度去考虑。我们应该更关注智能的生活场景如何才能够被人更广泛地接受和使用,把不同的产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协同工作来创建基于家庭的智能生活场景。
做智能家居 着眼点各有不同
记者:在今年的家电展上,海尔、美的等家电大佬推出了基于智能家居业务的生态圈,京东、360等也在展会现场展出了智能家居样板间,您认为同样是做智能家居,新和创与这些企业的差异体现在什么地方?
沈澈:我想差异有很多方面,但最主要的差异在看待问题的着眼点上。新和创作为一个智能家居的方案商和产品提供商,不是在强调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是什么,而是按照用户的需求,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把我们的产品更好地呈现出来。这实际上是一个产品加服务的概念,是一个根据用户的需求从设计到实现的过程。新和创做的是一种系统,这整个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并不会强制要求客户一定要使用某一种产品,或者某一种品牌的产品,能够让用户拥有足够的选择权。
而家电厂商更多的是整体打包的概念,并且他们的核心目的很简单,就是卖家电,他们的思维不可能是一种系统的思维。不管是海尔还是美的,目前他们的企业标签已经打的很清楚了,整个企业的盈利方向和发展方向就是家电销售。打上智能化的理念和标签其实只是为了更好地卖家电。
还有另外一类互联网企业,他们的特点主要是抓取大量的用户,将大量的人聚集在在他们的平台上。至于这些人将来在平台上面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其实是未知的。
所以我觉得新和创的思考方式是更接地气的,也是与当下消费者的痛点和需求最接近的。
智能家居是逐步智能的过程
记者:您觉得目前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的需求是否越来越明朗?
沈澈:智能家居还处在一个导入阶段,但是智能家居已经越来越被普通消费者所了解和接受。我觉得智能家居应该是逐步智能的过程,人的需求也是逐步提高的过程。
可是现阶段很多人对“智能”的理解有一点过了,过于理想化了。目前的“智能”只能是在原来的生活场景和模式上做一些提升,但很多人对智能家居的期望却是达成“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场景,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太过于前卫与理想化的东西实际上在生活中是没有办法使用的,现在的科技水平也没有办法达到那一步。比如说“智能”可能是由手控变成遥控,再后来发展成远程控制,再逐步用语音控制或者生物识别的方式,会有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
其实一些微不足道的改进,只要能够和用户的生活相契合,就已经是一种很好的智能体验了。智能家居本身没有一种必然的烙印,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能够和人的生活方式比较好的融合。
记者:我们之前也做过一个对于智能家居消费方式的调查,大家对智能化的趋势是非常认可的,但是目前现阶段还是停留在远程控制的功能使用上。我们也发现许多所谓的智能控制很多是依赖于手机,绑定手机APP。针对这一现象,您怎么看呢?
沈澈:其实这也是近两三年冒出来的,我觉得这种模式不是智能,和智能家居没有关系。因为用手机作为操控方式实际上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这种技术是在智能手机普及了以后人为制造出来的一个需求,它本身对于用户的使用来说并没有带来特别大的便利。
智能家居行业发展需要打通中间环节
记者:那么现阶段来说你觉得行业内需要做哪些事情比较重要呢?
沈澈:首先还是要增强自身企业的实力,要把目光聚集到怎么样把产品做的更好,更能够符合用户的需求。其次是大家要共同去做市场的教育工作,对消费者做正确的引导。目前这个阶段的智能家居在互联网的操作下,虽然被很多人了解到,但是实际上方向有些跑偏,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再者,智能家居这个行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依赖于产业链的发展,它需要厂商,也需要有中间环节。
中间环节我觉得在现阶段非常缺失。目前有专业系统集成商和销售通道,但缺少一个从厂家到用户的中间环节,任何一个厂家去做这个东西都会有一定的弊端。比如作为一个设备厂商,可能提过给客户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产品,但现在阶段来说每一家的产品都不可能包罗万象,都不可能满足用户所有的需求,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智能装修”,就是需要类似于做智能装修的公司存在,而且这个要成为一种系统。智能家居本身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涵盖面比较广的系统产物,它是要和人的生活以及居住环境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要让人觉得这个东西能够为他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才会对这个东西认可,所以一定需要专业的公司来实现。这个环节目前是急需要去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把市场培育起来。并且我不太赞同互联网企业的模式,因为互联网的模式是去中间化,希望这个东西直接进入家庭当中去,这对于快消品是可以的,但是对于智能家居产品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所以我认为未来的智能家居发展起码在这三个方面需要去加强。
记者:那么新和创的产品是以怎么样的渠道跟消费者去接触到的呢?
沈澈:房地产是新和创现阶段最主要的渠道,它的好处是有一定的集中性。因为你在主动给用户推荐一样东西的时候,他在没有使用过以前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忧,而开发商就不一样,开发商作附送的方式,虽然实际上最终还是用户买单,但是对于用户来说意识不到。这在未来也是主流的市场通道。
另外一个是通过系统集成商、专业的智装渠道进入到家庭当中去,这个是相对比较零散的。前者相对来说虽然量比较大,但是相对比较基础,而且是做共性的东西,对于用户来说可能个性需求不能很好的满足。后面一部分是定制化,跟用户的需求贴切,所以是不同层次的,这两者在将来一定会相辅相成的结合起来。
记者:那么您心目中未来智能家居的入口会在哪里?
沈澈:就智能家居行业来说,我觉得很难有一个唯一的入口,因为入口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场景而变化。从前装市场来说,“入口”被称为“接入点”比较适合,如果非要拿路由器当智慧家庭接入点显得十分勉强。因为,在现阶段去操作IOT,谈万物互联太虚,没有实际的应用场景来支撑。而对于用户来说,他们也未必会认同这样的操作模式。所以阶段性的“入口”产品作为一个连接中心,在现阶段发挥家庭智能设备之间的协同,起着一个过渡性的连接作用。我们不能说未来所有东西都必须通过这种模式,将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最后会变成任意哪个点都可以连接,都将能成为入口。
智能家居最终是分工协作的成果
记者:智能家居的竞争力跟利益的增长点可能最终是落在服务上,而不是产品。通过服务来增值,您认可这样的观点吗?
沈澈:我不太认可。因为智能家居最终是一个分工协作的东西,不是一家企业可以完成的。从制造企业来说,制造硬件、制造软件一定是从产品入手,能够支持产品不断的推陈出新。产品一定是从产品中获取利益,服务一定会有服务商,可以从服务上面获取服务的利益。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服务商花钱从产品商那里把产品买来以后,以免费的方式或者是租用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然后再把这部分的利益拿走的情况,这是一种商业的模式。
记者: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他们开始出现了强强联合,比如说美的和小米,海尔和魅族,你觉得这些做法对市场会有什么影响?
沈澈:目前这种联合还没有实质性的互补的东西做出来,更多的还是一种市场宣传层面的合作。而且这种所谓的合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智能家居是一个脏活累活,不光光要做产品,可能还要调研客户的需求,怎样进入用户家中,而且需求本来就很复杂。互联网企业希望能够抓共性的东西,一下子从一个发展到一万个用户。家电企业以制造擅长,更多是成型的生产。目前来说他们还做不到小而美,也做不到完全的接地气,非要成为一个中心或一个平台的话太仓促了,并且从用户需求方面来说,可能现在用户并不需要某个霸主出现。
135208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