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3
中国门锁网
网络
6018
当人类居家生活迈进空间智能时代,全屋智能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打开这扇空间之门的探路者,又是华为。
4月27日,2023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这场亚洲规模最大、全球TOP3的国际盛会,成为家居行业百花竞放的舞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开幕当天,华为携800㎡双层超大展区重磅亮相,为在场所有观众,全方位地呈现了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带来的极致体验。
极简又充满魔力,华为全屋智能成为这场盛会“王冠上的明珠”。
华为全屋智能受到关注,固然离不开全空间、全场景、黑科技体验背后的领先技术。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以前的家居智能,大多是单一设备、单一品牌及其生态的智能。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单个场景的机械叠加,缺乏一个“核心”。
相比之下,华为全屋智能提供了一个围绕鸿蒙生态、团结各方合作伙伴、经过整体调优的智能方案,第一次让人们从“家电的智能”迈入“家的智能”——这种模式将彻底颠覆人类未来的居家体验。
未来十年是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十年,也是地产行业转型和升级的关键十年:居住空间的智能化程度将成为家庭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决定因素,也将成为智能城市、数字中国的重要推动力量。可以说,帮助人们住上“好房子”,既是今后前景辽阔的万亿赛道,也是有家国情怀的科技企业,当仁不让的时代担当。
为空间智能赛道打开局面的,为什么是华为?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全屋智能的革命性之一在于全场景。
这意味着设计者必须要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洞见:既能为房屋打造一套强有力的“大脑”,又要建设多条相互独立又能密切合作的“系统”,最后再用丰富的“器官”,将用户的需求一一满足。
全屋智能从来都不是让人走进房屋,而是让房屋走向人——这正是华为之所长。
从生态的角度来看,想要打造这些“大脑”和“系统”,企业需要有扎实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多年来坚持长期主义、打造鸿蒙生态、掌握领先PLC技术的华为,正是不二之选。
此外,智能家电终端设备作为房屋的“器官”,需要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共同参与,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让技术进步普惠于消费者。它考验的是一家企业的技术力、公信力和团结力——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是行业伙伴和消费者共同的选择。
从智能家居到全屋智能,空间智能化时代的“华为方案”
以前的智能家居,很多时候是家电的智能,而非空间的智能。它最明显的表现是生态不互通,各系统之间没有深度融合,这会带来场景单一和功能割裂的问题。
以厨房场景为例。在传统模式下,厨房中的烟雾预警功能可能是一套系统,氛围灯光、背景音乐等其他功能可能又各有其系统……大家“各干各的”。此外还有一个又一个单独接入语音操控等功能的智能家电,可谓是“貌合神离”。
这会带来一些遗憾:看上去,这间厨房四处分布着智能家电,几乎全部可以用语音等方式展开智能化的操控管理。但事实上,每一个系统都需要用户独立去唤醒和控制,甚至需要用户培养操作相关的肌肉记忆。
虽然同在厨房这个空间下,但是不同系统却没有身处厨房这个场景中。不客气地说,在很多场景下,它不够智能,也不够便捷。追根溯源,这和智能家居行业的“易入门、难精通”有很大关系。
由于家电产品数字化起步早、发展成熟,它们接入语音控制等智能化系统的门槛其实并不高,可以说几乎“万物皆可智能”。但与此同时,整个行业长期缺乏一个有力的中心平台,进行整体调优,我们离真正的智能还有距离。
近年来市场上确实出现了“中心化架构”的趋势。一些平台通过音响这个入口,让用户可以一次性控制房间里的台灯等电器,甚至可以预设某些场景模式供选择。这种模式可以看作是以量变促进质变,通过终端连接设备的增多,“自下而上”地增加整个空间的智能化程度,这不失为一种选择。
幸运的是,现在消费者们又多了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择。
在“自下而上”思路里,终端设备叠加在一起,成为某种生态系统;终端设备的功能组合在一起,成为这个生态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的场景;但在“自上而下”模式中,一切反了过来:
空间(整个房屋)是大场景,客厅、厨房、卧室、浴室……是一个个小场景,不同层次的场景都是由各类子系统构成的。大家有机共存,协调运作,最后通过终端设备,将用户的需求给予实现——用户可以DIY自己想要的生活。
同样以厨房场景为例。
在华为的全屋智能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华为的中控屏,将接入鸿蒙智联生态的所有家电设备的状态尽收眼底,“可视即可说”,通过语音就可以一站式快速操控它们。与此同时,当用户身处厨房,其中的聚光灯和背景音乐等系统,将会自动察觉到用户的状态,并启用对应功能。
“黑科技”不止于此。
通过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的AI传感器,系统会自动跟进用户的位置和状态,以此自动调节灯光等设备,“人来灯亮、人走灯关”……声与光之间、动与静之间,在华为全屋智能方案下,厨房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思考”的能力。
这为空间智能赛道今后的发展,展示了一种触手可及的“科幻”未来。
这种极简和魔力体验的诞生,离不开华为多年来的思考和努力。
华为终端BG首席战略官、全屋智能产品线总裁邵洋表示,要推开空间智能化这扇“空间之门”,需要同时具备在连接、交互和生态三个全屋智能核心要素上的长期积累。华为刚好在这几个领域布局已久——例如通过“1+2+N”架构,从单品智能走向全屋智能。而伴随着我国“数字中国”战略推进和千行百业的智能化浪潮,华为全屋智能将持续加强创新,做空间智能化领域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正是因为这种思考和努力,才有越来越多的技术成果涌现,让这种思考成为现实。
华为在通信与连接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其自研的PLC电力线载波技术实现了“有电就有网”的超稳定连接,为用户带来了99.9%的稳定度,即使断网也不会断联,这让用户智慧生活真正实现了不停摆。
PLC技术是一项珍贵的礼物:用连在每个灯、每个窗帘上的电线做通讯,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全屋智能。PLC技术其实早有技术标准,但华为首次实现了一个PLC回路连接128个节点的突破。这让它比无线稳定性高50倍,比有线稳定性高100倍——比有线的速率高50倍。
除了稳定的PLC技术,华为全屋智能也支持设备通过WiFi接入,新增的智能设备可以随时加入全屋智能中,用户既没有断联烦恼,同时又能享受丰富体验。
1+2+N架构的“场景控”:是集成,更是集优
新奇体验不来源于设备和功能的堆叠,这正是华为全屋智能的颠覆性所在。
它来源于华为全屋智能的1+2+N架构。
通过1个搭载鸿蒙系统的全屋智能主机,用户可以同步所有的设备状态;借助中控屏与智慧生活APP这2个智能交互系统,用户可以用软件和硬件两种方式随心所欲地完成人与“房屋”的交互。
基于丰富的、可扩展的鸿蒙智联生态,华为全屋智能更是用N个子系统完整构建起全面的空间智能体验——华为全屋智能的4个全屋子系统和6个空间子系统现在已有2200个品牌作为合作方,几乎可以覆盖用户家居生活的所有方面。
1+2+N架构是神奇体验背后的技术和生态支撑,也是华为面向传统家居行业的思考。家居智能也好,智能家居也罢,传统模式为什么很多时候是家电的智能,而非空间的智能呢?究其本源,它的局限之处在于这种生态看似“开源”实则封闭。
一眼看上去,厂商、平台和消费者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可以自由地接入“智能化”;但是细想下来,由于支持设备限制、子系统子场景不互联等因素,真正留给人们选择的余地其实很少。
好消息是:如今人们正在克服“单品牌产品连接+单品控+单场景”的局限。
今年2月,“华为方舟壹号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在深圳正式落地,这是全国首个大型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基地。该实验室规划有产业生态发展区、产业成果展示区、联创开放实验室三大功能区域,为行业和社会提供了一个集合政、产、学、研、展的综合性开放共创平台。
华为方舟壹号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好比全屋智能的“中央厨房”,经由该平台,华为可以联合行业合作伙伴,进行大量的技术模式和场景尝试。最后在1+2+N架构的帮助下,具体为一个个场景和应用。今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的大部分华为全屋智能产品,都出自该实验室的精心打磨。
1+2+N架构是一种集成,也是一种集优。
一方面,它不是智能家电或者智能家电互联系统的机械叠加,它更有整体布局和全盘规划,使得其能够从生态共建的角度上出发,实现智能终端1+1>2的效果,覆盖甚至打造各类场景。
某种程度上,这是华为全屋智能区别于和友商产品最大的区别所在。
在1+2+N架构下,子系统和智能设备都具备模块化部署的能力,甚至连作为“大脑”的全屋智能主机都可以更新更换。这种灵活调整能力,大大延长了华为全屋智能方案的使用寿命,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和更低的获取成本。
另外一方面,1+2+N架构摆脱了智能设备单品能力的限制。在传统模式下,厂商和平台的合作范围,以及消费者实际拥有的智能家居体验,都离不开设备本身硬件能力的支持。如今,华为全屋智能方案大大解放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任何构思和想法,都可以在方舟壹号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中进行联合探索,并通过全屋智能方案快速部署出去。这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家电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行业合作伙伴接入华为全屋智能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一种更为智能的生产方式。
以前用户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选择是点对点式的,用户需要根据现有设备的条件,来制定自己的使用方案,本质上是人去习惯机器;如今,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想要的家电产品,让机器来满足人。
新世界的大厦,扎根在长期主义的土壤里
奇迹,从来都诞生在长期主义里。
如果说华为方舟壹号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是行业挺进智能化深水区、重塑空间体验的第一座桥头堡;那么某种程度上,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就是空间智能新时代,技术应用和方案落地的“大厦”。
着眼处需高,入手处需低,这是世界上所有实干企业的不二法门。
华为打造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必须要跨过生态合作这道坎——这也是让大多数企业望而却步的地方。因为这道题考验的是一家企业的开放心态、运营能力和行业口碑——这场考试由无数企业和消费者共同监考的,既没有小抄,也抄不了近路。
过去七年,华为深耕“鸿蒙智联”,先后打通了2200个品牌。平等地和每一个品牌沟通,真诚地从用户角度去打磨每一处设计……正是有了华为七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有了全屋智能今天的能力。
这种从消费者、合作伙伴和行业生态来考虑问题的担当,是我们当今社会急需的另一种长期主义——我们甚至可以将它称为“生态的长期主义”。
回顾历史,技术的长期主义,某些时候是锚定一个赛道,通过边际效应递减的远离,最终让企业充分享受发展周期的红利。站在这个角度上,技术的长期主义其实是企业和盈利预期的博弈,是一家企业“分蛋糕”的能力。
生态的长期主义则不然,它很多时候需要紧盯消费者的体验和需求,紧盯上下游企业甚至不同行业的多赢共生——这关乎一家企业“做蛋糕”的能力和魄力。这也是为什么华为能做,而且华为能做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以酒店行业为例,酒店智能化虽已有多年发展,但是更多专注于单一板块的智能开发,而端到端完整技术能力并不完善。华为全屋智能与携住科技的数智酒店赋能计划,解决了酒店智能化过程中周期紧张、施工复杂、后期维护运营压力大、体验达不到预期等痛点,提升消费者在住前、住中、住后的体验,成为推动数字化技术与酒店智能新场景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
在每一个“又是华为”的惊艳背后,都是一次又一次“正是华为”的担当。
站在这个角度上,华为在空间智能领域的布局就渐渐清晰了起来:
作为“中央厨房”,方舟壹号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将上什么材料、做什么菜肴的权利交给厂商和消费者,全屋智能方案则将消费者最想要的生活,以一种高性价比和快速部署的形式变成现实。这是一次横跨生产侧和消费侧的大团结,也是一场连接各方力量的大合作。
最梦幻、最前沿、最成熟的家居体验,从没有哪一次像现在这样,离消费者如此之近。人们越来越能感受到:空间智能不仅仅是一个赛道,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值得追求的未来。
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步入转型深水区。从“有没有房子、小房子换大房子”,到提升居住品质追求“美”,再到现在的空间智能化,中国人已经全面进入拥抱数字化能力的空间3.0时代。
从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再到智能舒适的住房体验,华为全屋智能将帮助人们打通整个链条的最后一公里——在这个过程中,上下游合计贡献了全国26%GDP的房地产行业将迎来新生,并开启一个万亿级赛道。
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候,房子都具有金融属性和消费属性。国家多次强调“房住不炒”,其实正为各界指明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方向:用最小的成本来产生巨大的变化,重塑人们的家居、工作甚至酒店差旅体验。
因此不难发现,空间智能这一升级,本质上是让人们可以真正回归空间,回归生命体验本身。这既是一个万亿产业,也是一个兼具社会等多种效益的宏大事业。
如果从房地产之外的视野来看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还隐藏着一种理念的思考。
在每一个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我们如何复用积累多年的能力?
智能化浪潮发展至今,其实有四个赛道。其一是个人的智能化,例如移动互联网;其二是汽车智能化;第三是内容的智能化,如教育等。而空间智能化是第四种智能化——住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它也是影响范围最广、覆盖时间最长、资产价值最高的一种智能化。
华为显然是个人智能化赛道的佼佼者,孕育于移动终端领域的鸿蒙系统曾让世人感到惊艳。空间智能领域虽然是一个全新的赛道,华为几乎要做从0到1的建构工作,但是追求卓越的心气没有变、自主可控的决心没有变,活用技术积累的务实态度也没有变。奇迹将再一次发生。
谈及空间智能产业,邵洋表示,这个产业中国一定会领先。华为从这个过程中选择的一切芯片,用国产的芯片;里面用的所有操作系统,用鸿蒙操作系统;里面的连接协议,用的是“鸿蒙智联”……从芯片、操作系统到协议,全部自主可控。
“要在自主可控的同时,做到先进领先。”
作为空间智能赛道的引领者,或许这也是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为行业带来的最为宝贵的财富:一种产品或解决方案的成功,固然离不开技术、生态和模式的耕耘,但更为重要的是一家企业关于自身能力、行业价值、社会担当的思考。
如果大家可以从消费者的根本需要出发,从企业共赢和行业互动的角度出发、从思考如何普惠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那么一片更有机遇和魅力的新世界自然会向我们敞开大门。时间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放眼千秋,这种兼具商业价值和人文情怀的“长期主义”,必将盛放于世界之林。
13520832007